合成生物學能做什么呢?
生物醫藥開發
合成生物學有助于發現、分離獲得新的天然藥物,設計新的生物合成途徑,產生更多天然藥物及類似物;將合成生物學原理廣泛的應用于腫瘤治療的免疫細胞的設計,產生多樣化的治療策略,最大可能的做到高效、低毒、可控、通用等目標;開發快速、靈敏的診斷試劑和體外診斷系統,滿足早期篩查、臨床診斷、療效評價、治療預后、出生缺陷診斷的需求;促進疫苗升級換代,重點推動新型疫苗(包括治療性疫苗)的研發和產業化。
生物新能源開發
開發人工合成細菌,可將糖類直接轉化成與常規燃油兼容的生物燃油,甚至可以直接從太陽獲取能量,制造清潔燃料。
微生物機器人
基于合成生物學理論和技術設計,合成的高活性和高穩定性新材料,具有重量輕、強度高、結構精細、性能特異、生產能耗少、成本低、速度快、環境危害小等特點,在工業生產領域中有廣泛應用。
新材料
基于合成生物學理論和技術設計,合成的高活性和高穩定性新材料,具有重量輕、強度高、結構精細、性能特異、生產能耗少、成本低、速度快、環境危害小等特點,在工業生產領域中有廣泛應用。
珍稀資源量產化
自然界中存在很多具有特殊生物活性的物質資源,但同時伴隨著自然資源的稀少、成分含量稀缺的情況。利用合成生物學能夠借助于微生物完美再現自然狀態下獲取的天然活性物質,在保障其天然功效的同時滿足社會商業化應用的需求,真正實現長足的可持續發展。
生物量子計算機
運用合成生物學對人造生物體設計、構建的生物計算機和基于生物合成材料的新型量子計算機,其運算速度和存儲能力有望比現有計算機高出數億倍,在此基礎上研發智能計算機,可具備人腦的分析、判斷、聯想、記憶等功能,給經濟社會發展和人類生活帶來難以估量的顛覆性影響。
小結
當大家感慨于因發現青蒿素而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屠呦呦時,卻忽略了另一個幕后英雄——合成生物學,正是它實現了青蒿素的大規模制備。這就是生物“夢工廠”,讓人類能夠像組裝機械那樣組配生物,模仿造物者的超能力。
目前,作為一個新興的交叉學科,傳統的生物學研究方法已經滿足不了合成生物學的發展要求。因此希望越來越多的有志之士投入到合成生物領域的研究開發當中,告別“單打獨斗”的科研模式,打破科學家之間的“藩籬”和“圍墻”,將計算機科學、工程學、理論物理學、數學等學科與生物學的深度交叉融合,碰觸出顛覆性的成果,真正建立起中國科技強國的重要支撐。